风雨同行 共创未来
——云南考区二十年综述
随着国家社会艺术考级制度的建立,1997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社会艺术考级委员会并开始了考级活动,与此同时逐步在全国各省市区设立考区考点开展考级活动。同年,学院将建立云南考区的任务交给了旃珠老师并成为云南考区的第一任主任。
那时候的艺术考级刚刚推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地理条件受限,交通不便带来的经济落后,多民族地域文化观念的狭隘、固执,大多数人对新生事物持观望、质疑的态度,最初几年考级工作的开展非常缓慢和困难。
在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老主任旃珠老师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诚待人处事的作风带领下,通过我们的团队不懈的摸索、尝试和努力,局面逐步打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开始以省会昆明为主形成一年两次(暑假和寒假)的考级格局,并逐步覆盖全省28个地、州(县/市)。
首先,逐步形成全省考区统一部署,管理规范的考级活动。每年的考级活动,各地方考点在考区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精心安排,并提前做好考级的宣传及各项准备工作。完善考生的报名、登记手续,做好每一个考场的服务工作等等。每次考级我们尽量为考生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心的环境,让考生能较好地发挥水平,让家长安心、放心,也因此得到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扬。另外,全省各地区考点的考级安排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每年我们到各地考级时基本都是雨季,云南又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气候多变,道路崎岖,我们遇到过泥石流、山体滑坡阻塞道路。2008年汶川地震后带来的周边省份不断的余震······但我们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赶到目的地,确保考级工作顺利完成。目前,我们仍有几个县由于交通的问题至今无法到达开展考级工作。
严把考级质量关,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保证考级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我们坚持按照学院的考核标准,规范考官评语的书写。并帮助考生及家长提高对考级的认识和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艺术不是为考级而考级,为的是学习者要实实在在掌握一门艺术专业,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这是我们坚持贯彻中国音乐学院考委会的要求,也是我们一贯秉持的,真正为考生着想,为考生服务的理念。其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严格的考级原则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二者相辅相成。每年考级时,学院均派专家到云南指导工作,除了考级把关外,还与云南的考官、教师进行交流,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建立年会制度,总结往年工作,部署今后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随着考生人数和考点的增加,为加强统一管理和开展、部署工作,加强沟通联系,云南考区要求全省各考点及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教师参加每两年一届的考级工作年会。会上,总结工作和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今后在本地区如何搞好考级、培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可借鉴的经验,起到相互学习、启发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亮点。
2007年我们建立了自己考区的网站,通过网络平台更方便快捷的发布相关考级信息,政策宣传,查询成绩初审结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更直接的与考区取得联系。集服务性和功能性于一体,加大提高了对考区的宣传力度。
全力组织好每两年一次的全国考级大赛,为的是向学院考委会汇报我们云南的学习成果,展示我们云南特有的多民族的风采,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其他省区的考生学习及交流。每次大赛前我们都提早认真组织安排,从初赛、复赛到决赛,经过层层比赛,由考区工作人员组织带领着众多优秀选手从祖国的西南端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参加大赛。我们和参赛选手一道共同努力,经历着汗水和付出,也收获了硕果。云南选手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选手和家长,成了他们竞相拍照的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考级机构也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同行业的竞争中,我们一步一步夯实基础,扩大影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云南省文化厅领导及广大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二十年是我们和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考级共同经历风雨磨砺成长的二十年;是云南考区摸索前行,知难而上,开拓进取的二十年;是维护品牌,注重口碑,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考生的二十年。一路走来,经历了艰辛,克服了困难,但我们仍然坚持着······
|